吉大首页 | 中文网站 | English

“传播基础力量,弘扬白求恩精神”白求恩名师风采系列介绍(九)——王丽颖教授

作者: 时间:2024-08-23 点击数:


人物简介:王丽颖,19589月出生,太阳集团0638总站分子生物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白求恩医科大学医学专业本科,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儿科专业硕士,白求恩医科大学太阳集团0638总站免疫学专业博士。主要从事分子免疫学基础和成药研究。

成果简介:以通讯或共通讯作者发表SCI文章90余篇。作为编委或副主编参编多部国家规划教材。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及省部级项目多项,作为主要参加者参与完成国家863973项目。获国家发明专利多项。

所获荣誉:2006年长春市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爱乡报国奖,200420072019年分获吉林大学三八红旗手、师德先进个人、白求恩名师,2021年太阳集团0638总站首届师德先进个人,202340年教师徽章。

教师感言:用心浇灌,让每一颗你经手的小苗儿都能茁壮成长。


王丽颖:让你看到楼外天

王丽颖办公室墙上挂着的一幅画中写着一首诗,是她先生于永利教授写给一位毕业的博士生的《师道》:“授人以渔送上船,大海无涯去扬帆。细审师道仅一句,让你看到楼外天”,这也是她的所思、所做和所愿。

如何让学生看见楼外天?早在1983年,这便是刚刚毕业的王丽颖,努力思考的问题。此后的几十年中,她的职务不断提升,行走的半径变得越来越远,接触的知识逐渐抵达国际前沿,培养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逐渐也成为了行业里的高精尖。

学生心中的楼外天,也因为她从教的脚步,日趋可见。

感悟:每一次课都是一次收获

王丽颖是儿科医师出身,19837月,她从白求恩医科大学医学专业本科毕业后,分配到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儿科,先后作为医师、总住院医师和主治医师从事临床工作10年,期间还承担儿科的临床教学工作。19941-19969月到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医学院做访问学者,期间主要从事前沿的分子生物学研究。19969月回国后来到白求恩医科大学太阳集团0638总站,组建了分子生物学教研室,出任教研室主任22年,一改本校分子生物学课程需要外借教师的历史,也陆续为各轨道医学生开设了系统的分子生物学课程。期间,王丽颖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建设、自编校内教材、参编国家规划教材、各种教学改革等,使得分子生物学教研室在本校医学生中享有很好的口碑。

40年的工作生涯中,王丽颖不知为本校的医学生讲过多少次课,每一次课都是在备课中开始,在看着学生的眼神讲解中结束。多年来,每次上课前她还都有一点儿小紧张,每次上课中都有一些暗喜和激动,每次上课后都或多或少能发现不完美的地方。其实,每一次课都是一次收获。

王丽颖最早开始作为教师站在医学生面前讲课,还要追溯到她当儿科医生的时候。那时,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儿科的教学要在具有几年临床工作经验后,在科室的统一调配安排下,通过严格的试讲程序,才能承担教学工作。在她的记忆中,第一次试讲是她做总住院医师的时候,讲的是“儿童风湿病”,聆听试讲的老师是儿科的主任、副主任、教授、副教授等,他们会对课程从内容安排、讲课节奏、语速和教态等方面给予全方位的点评,正规和严肃的阵势,让人心生紧张感。然而,这也造就了王丽颖认真对待每一次课的习惯,令她记忆深刻,受益终身。

王丽颖记得,在带领学生儿科床边教学中,除了备课,还要提前筛选合适的病例,并与患儿家长做充分的沟通,从而可以让患儿配合教学过程中的必要查体。在床边讲解过程中,还要结合病例进行分析讲解,同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产生问题,使床边教学在讲解和讨论中进行。尤其当课程结束时,学生们围着老师不断地提问,那种将学生求知欲点燃的感觉,就是一种收获。王丽颖记得,她和另一位老师带教的那届学生对老师的教学非常满意,课程结束时还主动跟老师拍照留念。那一瞬,便是她作为教师的最初感动。

每一次教学中,王丽颖都感到在付出的同时也收获着,收获的内容可能是方方面面的,但一定也包含来自学生的感动。多年前,她曾经教过的一位学生,目前也已经成为了教授,前段时间给她发微信这样写到:“当年您从国外回来给我们讲分子生物学讲座时,我热血沸腾,雄心壮志起。当年听着您的分享,怀揣着梦想,每天都充满希望,那么的温暖,正应了那句话‘您无意中照亮了我的生活’,感恩有您。”

王丽颖教授在给博士研究生授课 2023.9.5


担当:为教学多花一些心思

王丽颖在教学上花的心思很全面。作为教研室主任,面对分子生物学这门生命科学最前沿学科的教学工作,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让自己教研室的教师能承担起这门课,并能上好这门课,不再需要外借教师。在组建教研室后,她马上投入大量精力启动教研室内部的培训,包括分子生物学理论的讲解和分子生物学实验操作,让老师在实操中充分理解分子生物学这门学科,同时还带领老师自制了一些难以买到或很贵的实验材料用于实验课教学。随着教学条件的不断好转,王丽颖开始要求教师应具备讲授分子生物学课程全部内容的能力,同时应参加科研工作。一些教研室的教师每年授课内容基本是固定不变的,这对于传统的课程可能是一种可行的方法。然而,分子生物学是一门快速发展的前沿学科,是以多门学科知识为基础的综合性知识体系,要求教师必须全面掌握知识体系,并能跟上学科知识快速进展的步伐。只有这样,教师站在讲台上才能自如地讲解,从容地答疑。

分子生物学教研室自成立以来,在学校医学中一直拥有不错的口碑,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教研室不仅承担医学本科生的教学任务,还给医学各个专业的博士生和硕士生上课,这背后辐射了各个专业的研究生导师。

王丽颖教授和教研室的教师们 2022.6.13

要开好一门课程,教材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开设分子生物学课程的最初几年,国内几乎没有适合教学用的教材。为了让学生有一本适用教材,王丽颖组织教研室的老师们分别编写了《分子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实验教程》校内教材用于研究生教学,还独自用英文编写了《Molecular Biology of Medicine》用于七年制学生的分子生物学理论课教学,这几本教材大概用了4-5年的时间,卓有成效。为了与国内其他院校看齐,王丽颖积极参与国家规划教材的编写,从2000年开始,她一直是分子生物学相关国家规划教材的编委,参与多部教材的编写,包括最早的供七年制学生用的“医学分子生物学”,以及后来的“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人体细胞与分子基础”“医学科研课题设计、申报与实施”等,并将这些教材引入到教学中。

王丽颖认为,完善课程体系还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学语言的选择。由于分子生物学学科的前沿性以及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部分知识点的客观重叠性的特点,王丽颖为本校长学制学生开设了分子生物学的英文授课模式。起初的几年里,每届长学制医学生的人数少,英文基础好,全英授课效果很好。随着招生人数的不断扩大,全英文授课逐渐改成双语授课、英文板书汉语授课、汉语授课,这种变化也充分体现了课程建设的不断完善。二是实验课的设置和改进。分子生物学的实验课与其他课程不太一样,需要老师带领学生在分子水平上操作,不仅难度大,还离不开老师的实时指导,操作间歇有时还要等待很长时间。此外,还要针对分子生物学的不断进展和需求,加入新的实验内容。而且,分子生物学的实验操作对理论课的理解也至关重要。王丽颖在实验课的设计上可谓是花了一番心思,以基因克隆为主线连续性的实验内容设计,以及加入数据库使用和引物设计等电脑上的操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顺势:从带领学生走到看着学生跑

王丽颖培养了一届又一届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在这些年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她回忆到:每一个研究生几乎都是从领着走开始的,因为每一个研究生几乎都是懵懵懂懂开始自己课题研究的,虽然一腔热血、雄心勃勃,但苦于没有入门,又没有将知识转化为灵活运用,失败常常是最初要面对的。

如何能让学生在走着走着就“走上道”了,而不必在乎是先迈左脚还是右脚,这是导师需要做的。王丽颖说,“在研究生的起步阶段,就像领着刚学走路的孩子一样,领着走就是了。有意思的是,这样慢慢地领着走,学生慢慢地就真的会了,自信心也会一点一点地增长起来,在这一过程中,提高能力的培养就自然而然地融入了进来。”

王丽颖教授与她的第一个博士生

为了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王丽颖的团队(教研室的全体人员)常年保持每周一次组会的习惯。组会是在分子生物学教研室成立的第二年(1997年)就开始了,那时还几乎没有研究生,组会基本上是由她和1-2个骨干教师为教研室的全体师生讲解分子生物学的知识、进展和技术方法等,属于一种教研室内部的培训会。随着教研室的发展壮大,研究生的逐渐增多,组会内容基本上围绕学术及研究进展等相关内容,每个人,包括教师、研究生和技术员,都被安排在组会上作报告。组会的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用汉语进行科研工作汇报,另一部分是用英文进行文献分享。报告人图文并茂的讲解后,还需要回答各种提问,而且大家可能对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讨论,气氛很活跃。文献分享用英语,提问也用英语,可以看到学生们从刚开始张不开嘴,到快毕业时几乎都能用流利的英语进行讲解。组会还有一个重要内容,即实验室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改进措施,包括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故障、实验室安全等。组会的时间是固定的,每周二早上8点准时开始,来晚的人在下次就会自动改过来,因为每个人都能看到。这种组会营造了一种积极向上、求真务实、提高自身的学术氛围,对每个人都有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常常有已毕业的研究生说,组会对他们的影响很大,给了他们能从容应对各种面试的自信心。王丽颖说,其实,不仅仅是学生,老师也是在这种常年坚持的组会中逐渐成长成熟的。

带领研究生写论文和写文章也是王丽颖团队常年坚持的,因为学生有了自己写论文的经历才算完成一段完整的研究生培训,而且在论文形成的过程中,包括整理归纳结果、作图、凝练论文主题和主线、落笔描述、文献综述等,学生会有所顿悟,似乎突然懂了科研的味道。王丽颖常说,做科研不能急于求成,稳扎稳打地做,先在纸上做,要辩证地看待快和慢的问题。该慢的环节,快了就会出问题;看似慢了,如果成功的几率高,就又变快了。因此,“慢”就是“快”,“快”就是“慢”。等完成了论文写作和答辩的最后一个环节,学生就具备了独立做科研的能力了,以至于在下一站的起点直接就跑起来了。“培养研究生真的就是从领着走到看着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应该在学生需要拉一把的时候及时伸手,在跃跃欲试的时候大胆放手。”

王丽颖教授与研究生在一起 2022.6.9

陪伴:良好文化氛围中的师生奔赴

王丽颖常说,一个教研室的人气是否旺盛对师生的情绪和工作热情有很大影响。太阳集团0638总站的特点是每个教研室的教师人数都不多,人少就会显得冷清,无形中就会对人的情绪造成负面影响。从临床医院来刚到太阳集团0638总站时,王丽颖注意到,如果没有研究生,太阳集团0638总站的整栋楼都缺乏人气,研究生给这栋楼以及楼里的各个教研室带来了人气。那么,聚人气的最直接方法就是好好培养研究生。王丽颖说,有一个最简单、最容易忽略的好好培养研究生的方法,其实就是“陪伴”。老师和研究生的互动除了增加学术氛围,其实也是一种相互陪伴。老师经常出现在教研室,除了指导研究生,对研究生来说也是一种陪伴。陪伴的力量不可小视,因为在这种相互陪伴中营造的人气,对老师和学生的工作效率都有促进作用。

王丽颖和于永利教授和学生们 2023.4.29

另一种聚人气的方式就是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王丽颖组建分子生物学教研室后,除了每周雷打不动的学术组会外,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就是每年的新年联欢,给师生留下太多美好的回忆。二十多年来,分子生物学教研室几乎每年都会举办一次新年联欢。每个人都参与表演节目,节目都是自编自演,包括舞蹈、小品、歌曲、武术、乐器演奏、游戏等,节目中还会有身边的人和事,熟悉又亲切,相当有趣。王丽颖说,全员参加节目的演出,看起来是闲事,其实是凝心聚力的环节之一。一个集体,要让每个人都参与到各项活动中是很重要的,这样可以让每个人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置身其中的气氛,从而凝聚人心。人是有精神世界的,精神状态是可以传染的。营造一个人人都参与的、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每个人就都有了主人翁的感觉。每个人每天都特别愿意来上班或做实验,对其他事情就会有带动作用。

向上,是种由心而生的力量。王丽颖作为教研室主任,为教研室营造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使老师和研究生能够静下心来工作和学习;作为研究生导师,她潜心从教材编写入手,不断完善课程建设,从陪伴开始,耐心地培养每一位研究生;作为教师,她为学生带来精心准备的课程,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这就是一位将白求恩精神贯穿到行动中的白求恩名师,这就是让学生看见楼外天的磅礴力量。


版权所有:太阳集团0638总站 - 太阳集团0638网站首页  地址:长春市新民大街126号 联系电话:0431-85619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