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总决赛在吉林大学举行
作者:张宏伟 王佳琪 摄像:记者 徐立华 时间:2023-01-14 点击数:
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深化基础医学改革;激活各类创新要素,推进健康中国建设。1月14日,由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基础医学组主办、吉林大学承办的“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总决赛在太阳集团0638总站举行。此项赛事旨在推进基础医学教育创新发展,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吉林大学党委书记姜治莹出席并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宝峰作大会报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姜恩来出席并致辞。
姜治莹在致辞中代表学校和张希校长,向出席论坛的各位领导、嘉宾和专家表示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吉林大学建设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感谢。姜治莹表示,吉林大学医学学科在战火硝烟中走来、在赓续传承中成长,始终与党和国家、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84年来,吉林大学医学学科始终自强不息、砥砺前行,一如既往地传承弘扬白求恩精神,一以贯之地培养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白求恩式的医务工作者,一丝不苟地在提升医学发展水平的道路上奋勇前行。特别是近年来,学校党委扎实推进医学教育创新发展,吉大医学的教学模式不断优化,学科建设提质增效,育人能力持续提高,科研水平稳步提升,改革创新步伐加快,为书写新的辉煌篇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姜治莹指出,医学越来越成为维护公众生命和健康、保障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的战略性领域,医学教育是国家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的基石,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基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向新的伟大征程,吉大人使命光荣、责无旁贷,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希望与会各方以本届赛事为契机,共同汇聚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强大力量,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紧盯国家需求领域,聚焦基础医学发展,培养优秀医学人才,推进我国基础医学再上新台阶、再获新突破。
杨宝峰以《基础研究与创新》为题作大会报告。他从基础研究的启示、医工交叉推动基础研究、基础研究的进展和离子通道重构的特点与规律等视角分享了宝贵的经验,解读了基础研究如何实现创新发展,讲述了著名科学家们取得成就背后的故事,介绍了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特点和理念。他勉励同学们拓展思维、积极创新,培养优秀的思想精神和道德观念,在未来实现更多可能,推动医药科学领域的不断发展。
姜恩来指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中国式现代化应有之义,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是医学院校应尽之责,培养高水平医学人才是医学院校的根本任务。实现国民健康长寿,要强化创新思维,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创新型医学人才,实现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进一步推动高等学校实验教学改革、高校优质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和实验室建设,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质量;要联动多元育人主体,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互贯通的医学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
开幕式由河北医科大学原校长崔慧先主持。开幕式上,吉林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关丽宏,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副秘书长周勇义,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基础医学组副组长、中山大学教授高国全分别致辞,他们表示,医学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是全面提升卫生健康服务能力的重要基础,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强大支撑。此项赛事培养了一批批具有卓越创新能力的医学人才,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可和好评,已成为全国大学生医学基础研究创新能力和技能展示的品牌活动。他们希望以新医科建设为统领,把赛事打造成为深化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助力各高校积极推进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多方面改革。
吉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赵国庆以“以质量文化为引领推进医学本科教育创新发展”为题作大会报告。中南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陈翔,重庆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邓世雄,山西医科大学校长解军,陆军军医大学教授、专业技术少将吴玉章,中山大学教授高国全,南方医科大学教授吴砂,吉林大学教授苏静围绕卓越医生培养新模式,医学“根基”教学体系的创构与实践,一流课程教学体系的医学生科学思维培养训练等视角交流工作经验。论坛后,组委会举办了第七届金奖作品经验分享交流活动。本次开幕式及论坛通过“视频会议+公开直播”方式进行,累计近十万余人次在云端观看了本次活动。
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是我国基础医学领域最高级别的学生学科竞赛之一,大赛以“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勇于创新、公平公正”为宗旨,不仅考验学生创新能力和实验技能,更考验新医科建设背景下教师教学能力,目前已走过了12年历程。2022年大赛在原有基础/临床亚组12个赛道的基础上,新增法医学、中医药、预防医学3个亚组6个赛道,总计18个本科赛道,基本实现了医学本科专业的全覆盖。